今年3月出台的《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绿色有机产品总量力争翻一番,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
今年3月,北京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绿色有机产品总量力争翻一番,做到农产品生产“环境有检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管理有制度。”近日,记者探访了顺义区的一个绿色基地,看看这里是如何进行绿色农产品种植的。
认证、检测绿色农产品将有更多政策鼓励
“给你们带了绿色食品企业的内部检查工作手册,要记得按时填写,这是我们年终检查的重要依据。”盛夏时节,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绿色食品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位于顺义区李遂镇的地源遂航绿色基地,与基地工作人员交流,宣传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要求。
地源遂航基地面积531亩,目前取得绿色食品证书的有10种,包括茄子、尖椒、番茄、西瓜、甜瓜、梨等蔬果,“其实我们基地种植的作物多达72种,全部都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但目前绿色认证的只有10种,今年打算再增报一些。”基地相关负责人陈保强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今年3月出台的《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绿色有机产品总量力争翻一番,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
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绿色食品办公室高级农艺师周绪宝表示,为了更好指导基地、企业和农户按绿色标准生产,市绿办制作了《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等5种行业准则简要明白纸,以及绿色食品生产记录本、内检员工作手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汇编等,发放给基地。同时,针对全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计划,市农业农村局于今年5月组织了两场培训会,在各区各乡镇宣传推动绿色农产品发展,未来,在认证、检测方面将有更多政策鼓励。
绿色种植好在哪?
地源遂航为什么能成为北京绿色食品基地的代表呢?
7月上旬,记者来到地源遂航基地,跟随陈保强走进一个500多平米的番茄大棚,这里种植了8个不同品种的番茄,“你别看它不是那种大红色的,其实味道特别好,尤其是西红柿本身的味道足!”说着话,陈保强从藤蔓上摘了一个西红柿下来,从中间掰开,里面的汁水充足,瓤也沙沙的,“这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做推广试验种植的新品种,名为‘亲喔’。”
“绿色食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周绪宝说,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整个过程都有标准,而绿办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技术示范,让基地认识、使用新的农业投入品,“比如现在地源遂航使用的土壤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的一种生产资料),最初就是我们通过科技试验筛选出来的。”他说,在基地使用后,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多种技术措施,让草莓产量提高超20%,一级果率和甜度都有提升,后期逐步在各基地推广使用。
农业、生物和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
目前,大棚番茄已经拉秧,经过一个月的“闷棚”消毒后,8月将种植下一季番茄。基地生产部负责人张雪淞介绍称,在种植前都要进行消毒、整地和施肥,肥料按照绿色标准选择有机肥,“园区种了不少玉米,我们正在尝试用玉米秸秆制作有机肥料。”
在地源遂航基地里到处都有绿色生产的“痕迹”。这里的番茄依靠熊蜂授粉技术,不仅能代替人工授粉起到省力、高效的作用,同时,熊蜂对农药十分敏感,如果基地未按绿色生产标准违规使用农药,熊蜂将无法存活,因此它们正是安全生产的“监督员”。
在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上,基地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在叶菜种植的大棚中,菜畦间悬挂着诱虫的黄板和蓝板,张雪淞说,这些都是用来捕获害虫的,同时,基地还有害虫诱捕器、植保机等“高科技”产品,“每个月固定时间,我们在棚里放置昆虫天敌的虫卡,预防可能发生的虫害,达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效果。”
绿色基地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等投入品,“国家登记共有600余种农药,但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的只有141种,必要情况下才使用,我们更推荐农业的、生物的和物理方式防治。”市绿办工作人员介绍,利用物理、生物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即使使用农药也是低毒、低残留的,能够有效防范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生产及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污染,确保环境可持续、产品安全优质。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