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以及我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就成为有关部门着重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重点产业领域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将有助于加快产品升级和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为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并购重组、产业或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助力提高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成为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本的重要手段,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也是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强化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
政策导向进展显著
在我国的各类重点产业领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本质属性均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拥有大量的发明专利等高质量知识产权。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关系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和国家的长远发展。2012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28家成员单位纷纷通过出台政策加强引导,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2012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10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并转发至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思路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形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方案》,并牵头开展《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计划》及其分工编制工作,切实推动知识产权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组织实施了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新型电力电子、彩电战略转型、生物育种等研发及产业化专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集聚发展和高端发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也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牵头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定了新型材料、短距离无线通讯等10多个课题方向,组织了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东风汽车等13家企业参与,并研究出台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始涌现。
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对于重大经济科技活动而言,引入知识产权评议,可以起到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提升科学决策效率、提高项目实施质量、降低研发成本等作用。在这方面,联席会议28家成员单位也分别根据各自的职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科技部在2012年推动国家各科技重大专项的过程中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细则,并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过程管理和服务。在重大专项日常管理中,科技部加强了对各专项知识产权管理的跟踪了解和指导监督,将知识产权管理情况作为年度监督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领域,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组织队伍开展专利分析与预警。
工业和信息化部则在2012年实施了“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针对专利密集、行业知识产权风险大的领域开展研究分析,涉及装备工业、消费品、原材料、电子信息、软件、通信等领域,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也取得突破性、实质性进展。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总装备部国防知识产权局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支持其选取若干国防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专利态势分析工作;与国资委共同推动在重点央企中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和全过程管理工作;与中科院建立了司(局)级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合作方案》。同时,还联合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等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调研。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已出台知识产权审议相关政策法规91份。其中,江苏、湖南、重庆等9省市将建立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列入了地方法规,贵州、陕西、湖北3省,武汉、烟台等23个城市出台了知识产权审议专门文件。全国共选取12个地方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共评议项目34项。
统筹协调提升能力
《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下称《2013推进计划》)首次在8项重点任务中提出“强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布局”,足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知识产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重视程度。
根据《2013推进计划》的部署,相关成员单位将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等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引导力度,引导产业企业提高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继续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促进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的结合;组织开展煤炭、电力、建筑、建材等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实施海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
科技部则将工作重点定位于加强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据悉,2013年科技部将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强化对各专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估和指导;吸收知识产权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评估。同时,科技部还将开展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分析,将分析结果向项目承担单位发布,为科技创新活动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也将继续深入开展。据了解,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选取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知识产权预警课题研究,面向行业发布预警结果;开展知识产权预警研究主题系列培训,组织知识产权实务交流论坛。同时,针对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软件等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专人进行知识产权跟踪分析,发挥知识产权护航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在行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拟建设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专利研究分析案例库,同时建设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信息数据库、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数据库等。
而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方面,将以2013年专利战略中拟定的“专利引领产业升级”项目为重点,围绕国家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专利布局,争取在每个省市形成1个到2个知识产权特色产业。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汇总形成阶段性工作要点,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并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将从加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布局、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加强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等8个方面入手,通过50项具体措施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能力。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持续推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扩大范围、拓展领域,深入推进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根据部署,2013年我国的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将坚持向纵向深发展的原则,推进试点层级深化,评议试点向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扩展,各省(区、市)知识产权局可在所辖(地)市开展评议试点。据悉,在推进2013年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指导试点地区推进评议工作体系完善,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落实相关条件保障,大力培养分析评议人才,积极培育分析评议机构。此外,还将推进评议工作切实见效,依据经济科技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分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评议工作,切实让评议成果发挥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助力作用。(知识产权报 记者 崔静思)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